大力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硫酸高温焙烧生产成本, 减少回转窑事故发生、保证生产平稳顺畅运行,在204车间职工看来,这就是最大的降低成本。日前,笔者了解到,该车间工程技术人员从稀土精矿硫酸高温焙烧生产入手,结合生产实际,打破常规思维,自主创新,优化改善了稀土精矿硫酸高温焙烧生产中的硫酸焙烧系统回转窑工艺、氧化镁打浆中和工艺及中和渣回用至焙烧系统调浆工艺,大幅度提高了车间的生产效率,年节约稀土精矿硫酸高温焙烧生产成本 37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此项目也在今年公司的科技大会上荣获了科技进步奖技改类一等奖。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优化回转窑工艺做起
“车间以前都是按照惯例,组织4台窑运行生产,投矿量一般控制在20~22kg/min,即可完成2400t/月氯化稀土产量。但是,这种运行模式下设备负荷较小,利用率不高,产能作用发挥不饱和,各种原材料单耗及能源动力单耗都相对较高。”204车间主管生产的主任说。带着如何提高回转窑产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费用这一问题,车间领导班子和技术组成员通过近一个多月的反复数据对比、推敲,首先尝试摸索从提高单台回转窑产能做起,逐渐加大投矿处理量,实时记录追踪产量、质量、材料单耗等各项指标,结果让人喜出望外,各项指标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单台窑加大投矿量已经证明是没有问题的,要是每台窑都这样干,4台窑变3台,这一下子不是节约了更多。”这个想法在车间每个人心里都嘀咕着。可是大家同时也清楚,以前从来没有人敢这么干过,能行吗?这也成为车间上下每个人心中的疑惑。“干,墨守成规,咱们永远也干不出啥像样的成绩来,何谈降成本!”车间主任马永宏斩钉截铁地拍板定夺。就这样,一场关于回转窑的技改创新工作在204车间拉开帷幕。在前期单台窑经验摸索的基础上,车间逐步向整个硫酸焙烧系统推广使用,班段加强管控力度,强化岗位操作,每个职工都仔细又仔细,严格按照车间下发任务单生产。生产实践证明:整个硫酸焙烧系统加大投矿处理量后,硫酸焙烧系统由之前的4台回转窑变成3台回转窑,经过高效组织生产,3台回转窑出色完成了2400~2600t/月氯化稀土产量任务,单台窑最大投矿处理量达到了32kg/min,创历史最大处理量。各项工艺技术指标正常,经济技术指标明显有所优化,原材料和能源动力单耗大幅下降,天然气单耗下降了大约60m³/tREO,月节约成本12万元,电单耗下降了90kwh/tREO,月节约成本4.8万元,二者合计年节约成本201万元。同时,车间特别安排加强了硫酸焙烧系统的换热循环,保证了工艺参数在设计和控制范围内,设备运行正常,车间尾气设施也顶住了压力,这场技改创新活动既保证了前端的正常生产,又真正实现了提能降耗的经济目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向更高更远目标进发
204车间北方稀土精矿焙烧一直采用的是第三代硫酸高温强化焙烧工艺,它的一次液中和岗位是利用固体氧化镁进行中和,固体氧化镁中和的生产工艺弊端就在于会造成中和岗位现场粉尘多,操作环境非常恶劣,中和工段的职工也是叫苦连天,职工队伍很不稳定。同时,固体氧化镁在中和过程中的反应利用率也不是很高,造成了氧化镁一定量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生产难题,204车间技术团队成立专项攻关组,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加班加点,查阅相关材料,反复大量试验,在一次小试后他们发现,氧化镁打浆后中和一次液单耗有所下降,且水浸液含量基本和固体氧化镁中和一次液含量能持平,各项工艺指标基本稳定,外排渣质量也都趋于正常。这个实验结果让大家都看到了希望,经过车间上下反复做实验,大量生产数据论证后,技术组成员一致同意进行氧化镁打浆中和改造。在原造粒厂房内,204车间利用旧循环槽成型土建地坑,新制作和安装了两台30m³的氧化镁调浆配制槽,并安排白班人员配制氧化镁浆液,这样不仅保证了一次液中和一个大班的生产需要量,又保证了氧化镁浆液的稳定性。这次技术改造,大幅改善了氧化镁中和工段职工的操作环境和劳动量,在人员配置上也减少了2名劳务工,年节约人工成本7万元,同时还提高了氧化镁的利用率,单耗由原来的0.4785t/t降低到了0.41t/t。
然而,通过氧化镁打浆中和改造后,氧化镁的单耗虽然较之前有所降低,但与华美公司对标后,204车间的氧化镁单耗与之相比依旧高出很多。车间技术组立即召集班段长开会讨论研究,最终达成共识,车间充分利用矿浆液中余酸,将氧化镁打浆后再中和,然后再将中和渣打浆后回用至焙烧系统调浆,这样就可以利用矿浆液中的余酸将中和渣中的稀土氧化物浸出,使矿浆液pH升高,就能降低氧化镁单耗,从而节约硫酸降本。说干就干,204车间技术团队,在反复试验论证后,他们尝试将原来的水浸中和渣硫酸酸浸工艺,调整为利用焙烧系统焙烧矿余酸浸出中和渣REO。根据现场各项工艺、经济指标数据分析得出,此工艺调整后,中和渣不再有酸浸工序,而是直接回用至焙烧系统,水浸工段实现了硫酸的零消耗,每班月节约硫酸160t,年创经济效益为52.8万;焙烧系统矿浆液PH值大幅提高,由原来的1.0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1.5左右,大大降低了水浸一次液中和氧化镁的消耗量,氧化镁单耗也大幅度降低,月节约氧化镁183t,年经济效益为285.5万,创历史最优指标。
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意思是说,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204车间技术团队志存高远,敢想敢为,脚踏实地,联系实际,解放思维,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新的生机,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