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劳模风采
学劳模精神
向劳模致敬
他们,在不同的岗位辛勤付出
他们,在不同的一线挥洒汗水
弘扬劳模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他们与我们并肩而行、勇往直前
跟随小编的足迹,让我们一起领略劳动模范的事迹风采
让青春光彩在生产一线绽放 ---记2021年度劳动模范韦彦磊
“扎扎实实搞管理,踏踏实实干工作”,这是204车间环保工段段长韦彦磊常说的话。2013年参加工作的韦彦磊凭着自己的刻苦好学,以满腔的热血、务实的态度、精湛的技术,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担任环保工段段长以来,韦彦磊积极进取、兢兢业业,带领工段职工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塑造了一支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敢挑重担的队伍,为车间圆满完成生产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严管细抓,废气废水达标排放。韦彦磊积极响应公司环保治理号召,修订完善环保工艺纪律、开展内部劳动竞赛、推行奖优罚劣等,班组成员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脱硫烟气排放指标均符合《稀土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烟气排放达标率100%,为公司节能减排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技改,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在确保生产线持续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韦彦磊带领工段职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加快技改,经过小改小革,设备使用寿命延长,新水耗量大幅降低,喷淋水实现循环利用,蒸汽单耗创历史新高,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严防死守,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作为工段负责人,韦彦磊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开展班组安全教育,明确划分安全责任,扎实推进安全巡查,每天检查操作人员工作质量、岗位生产工艺和设备,对工作质量、工艺纪律、设备故障和隐患做到有引导、有督促、有检查、有分析、有排除,工段顺利通过了安全标准化二级评审。 创新管理,精神风貌全面提升。韦彦磊以创建“高效、文明、和谐”班组为目标,始终坚持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原则,制定班组活动计划,做到日有安排,月有督查、日有总结、月有成效,从根本上实现了人员有分工,责任有落实,绩效有提升。 因其出色的工作表现,韦彦磊同志2021年在获得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同时,也荣获了包钢(集团)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管理者,他倾尽全力把青春的光彩绽放在生产一线,成为企业发展的可靠中坚力量。 “在龙头车间环保工段工作,我很自豪能够坚持下来,自豪自己能与环保工段兄弟姐妹并肩战斗,自豪能为甘肃稀土的宏伟事业努力奋斗。2022年,我要积极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贡献青春力量。韦彦磊表示。
勤于创新 勇于奋斗 ---记2021年度劳动模范刘 龙
从步出校门青涩的大学生到担当整个深度水处理主战场的管理者、实施人,一路走来,刘龙像一颗螺丝钉扎根在生产第一线,用勤奋、努力以及对稀土事业的热爱,铺就了他平凡人生风采路。

作为218车间氯化铵工段一名年轻工段长,刘龙始终以埋头苦干的精神,自我加压,勤于创新,锐意进取。不论是从管理上还是业务方面都能不断提出新想法新点子。在确保上游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刘龙突破瓶颈,摸索出一套高效、节能的生产模式及工艺。每月清洗蒸发器两次,调节进水PH值,定期将氨氮废水调至弱酸性,减少蒸发器结盐和效体结垢,减少停车次数;配合车间反复实验,提炼工艺流程,利用煅烧炉窑尾气对氯化铵产品进行干燥,替代蒸汽烘干,提高产品质量,彻底解决因产量大蒸汽烘干能力不足的难题,保证产品水分合格,全年产品合格率为100%;充分利用蒸发冷凝液余热,与碳铵配置溶液进行热交换,大幅缩短碳铵溶解时间,减少蒸汽使用量,节约蒸汽,降低成本,班产氯化铵产品20吨提高至30吨,全年产出氯化铵28525吨,打破了因氨氮废水处理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彻底做到氨氮废水零排放。

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刘龙置身研究工艺,不断提出新想法新点子,更改反渗透进水流程,在两级过滤前加装冷却系统,加装板式换热器,利用塔水对蒸发冷凝液进行降温,控制反渗透进水温度,解决反渗透产水电导高的难题,保证产水合格;用吹脱法去除氨氮,将冷却塔用水由反渗透产水换为蒸发冷凝液,利用冷却塔降温风机吹脱去除蒸发冷凝液中的氨氮,减少中水使用量,降低反渗透生产成本。通过不断推进技术进步,车间各项指标不断提升,开车时间由16h降至7h,班耗电从4500kw降为2000kw,降低电费成本 270万元/年,大大减少岗位工人的工作强度,由2人/班减为1人/班。与原生产线相比而言,新项目生产线氯化铵产量由月产800吨提高至2500吨,吨氯化铵蒸汽单耗由10吨降低为3吨,增加年收入约600万元。 平凡中孕育高尚,细小中昭示博大。刘龙以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开拓创新的作风,不断提出新思路新举措,解决生产工艺技术、攻关设备技术的难题,确保了氯化铵生产线的高效运行,为车间满负荷高线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带领的班组荣获2021年“白银市创新型班组”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