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包钢(集团)开展的自主改善全员建言献策活动,建立员工自主改善管理制度,严格评选程序,涌现出了一大批自主改善能手,自主改善项目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为公司降本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2022年,公司在第十阶段员工自主改善工作中,共收集员工自主改善项目507条,采纳462项,实施407项,采纳率91.1%,实施率88.1%。获得包钢奖励26项,北方稀土奖励43项,其中包钢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北方稀土级特等奖6项,一等奖6项,遴选二、三、四等奖52项。公司微信公众号对优秀项目进行展播,旨在进一步提高全员自主改善工作质量再上新台阶,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活力。
第三期
包钢(集团)公司第十阶段员工自主改善 一等奖项目
项目名称:大型萃取槽潜室三通式设计降低沉渣量及提高混合效率项目
主要提出人:郭占刚
团队成员:郭占刚、胡广寿、王斌、秦兴荣、刘亚利

项目概述:201车间主要承担公司北方矿的转型分离、南方矿分离沉淀煅烧及公司大部分废水处理任务。车间现有5000L、8000L大型混合澄清槽转型萃取分离设备,在工艺运行过程中,该设备长期存在硫酸钙结垢的突出问题。近年来,车间通过采取“诱导结晶”体外降钙、钙离子稀释等措施延缓清理周期,但仍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萃取槽进行清理,由于该设备的潜室采用平底式设计,沉积在潜室内部的硫酸钙清理难度相对更大,清理箱体内硫酸钙结垢成为困扰车间生产高效平稳连续运行的难题。 为有效解决问题,以非皂化工段副段长郭占刚为代表的改善小组成员通过查阅现有萃取箱设计资料了解到,该萃取箱在当初设计时为保证水相室和有机室的有效体积,避免两相流量发生变化对流通量造成影响,将潜室的体积设计大于理论流量。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萃取箱平底式潜室设计,不仅占据大量混合室体积,而且导致底部形成大量“无效区”,这样极易在正常流量下使水相流速变慢,造成硫酸钙结垢速度变快,萃取混合时间缩短,降低萃取“级效率”。 在搞清设计原理后,改善小组针对萃取箱潜室设计存在结构不合理、占据空间大导致清渣过程异常艰难现状进行技术攻关。通过改善小组成员集思广益,最终确定对萃取箱混合室潜室进行三通改造,这样在发挥潜室应有功效的同时,可以节约混合室有效体积,避免潜室过大造成流速损失,以此降低沉渣量,提高萃取混合效率,方便清理萃取箱结晶。

项目实施后,因萃取箱潜室设计过大导致的水相流速变慢,潜室结垢速率增加的生产现状明显得到改善,不仅降低了清渣难度,还节约了生产成本。该项目自主改善成果已在公司11000吨/年萃取分离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目前运行效果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