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就在这个早春二月,甘肃稀土的新一轮改革改制已按下了启动键,以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的双组长制改革改制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从现在开始公司“瘦身健体”改革改制工作已进入了实施阶段。这是公司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推进国企改革精神的主要举措,是落实北方稀土提出的“瘦身健体”和“四降两提”工程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更是公司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的坚实一步。
自去年 8月公司在204车间、201车间、218车间试点推行关键指标绩效考核,在金属公司推行模拟市场化运作以来,“改革”二字已成为公司最热的词汇,是全公司上下极度关注的热门话题。未来已不知不觉到来,在这个充满颠覆、拥抱变化的互联网时代作为老生常谈的改革改制话题,应当跟上时代的节奏。随着业务结构变革、产业链延伸和北方稀土的重组,甘肃稀土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更是刻不容缓。
当前,公司生产经营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存在“制造成本高、经济效益差;资产质量不高、投入产出低;精益管理不足、运营水平不高;领导干部本领不强、员工素质不适应;工作落实不够、执行力缓慢;党组织作用和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具体看现有七个产业的发展差距明显,参差不齐,冶炼分离、稀土金属等传统产业成本高,与同行业相比差距大,优势不突出;稀土抛光粉、贮氢磁材等功能应用材料产业市场适应性不强,盈利能力差,产能发挥动力不足,对公司整体经营未发挥积极作用;职能部门管理职责不清、目标不明、落实不力,未能形成有效的闭合管理体系;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抱残守旧、人浮于事等“老国企病”盛行,干部职数过多、高端人才引进困难、技术技能人才匮乏、核心人才留不住、冗员不愿走、艰苦岗位没人愿意干,人才梯队建设不健全等病症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公司党委强调:公司地理位置特殊,“三项制度”改革、“瘦身健体”不是大面积减员、裁员,而是完善“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良好机制;要崇尚实干,真干事,干成事;要打消干部员工“等靠要”、不干事、整天只想提前退休的思想;通过学习培训把“臃肿的赘肉”锻炼为“精炼的肌肉”,让职工提升与岗位相匹配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当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任何企业都无法逃避,任何一个人更无法逃避。未来,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优胜劣汰一定会成为一种常态,落后的员工一定要被淘汰出局。企业发展的成果必须要惠及全体职工群众,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改善提高职工群众的收入更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改革正在部署展开,然而,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势必伴随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触碰一些深层利益,动一些人的奶酪,清扫人浮于事的作风。可能在改革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但公司党委既定的改革方案一定会毫不动摇。公司上下要提高“四个意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瘦身健体”改革改制不仅要进行,而且要以高度的政治站位、担当负责的态度、脱胎换骨的标准快马加鞭推进。
第一要实改,不要形式主义。实改就是要动根子。改革不仅要重构组织形态,更要重塑力量体系;不仅要调动“棋子”,还要调整“棋盘”。改革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加减法,也不仅是格局上的重新洗牌,本质上是实现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内涵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要真改,不要表面文章。改革不能光喊口号、做表面文章,要真改。改革方案要成熟一个,审议一个,出台一个,要落地到位,取得实效。公司的改革坚持以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革涉及到公司所有的部门、单位、产业板块、分子公司,干部人事、工资分配、机构设置、竞聘上岗等方面都要改革到位,明确以效益和结果为导向的分配制度,打破传统的选人用人制度,采取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选拔干部,让优秀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让全公司的人才活跃起来,活力激发出来。
第三要稳改,不要急于求成。新时代,不推进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是摆在甘肃稀土面前必须要做的重大课题,不改革,公司生存发展就没有希望。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用爬坡过坎的韧劲抓脱困,用壮士断腕的勇气抓改革,用一往无前的干劲抓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强化顶层设计,锐意进取,激发各类要素活力,以更大决心、更大智慧、更大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改制,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作为甘肃稀土的一分子,必须认清大势,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等改革、期改革”的思想不能有,而要以实际行动支持、投身改革。要树立“岗位就是战位”的理念,强化“本领恐慌”导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能力,用改革激发出来的活力动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撰稿:邓家恂、赵宗英、王力霞、崔玉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