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手机版官网,D88尊龙充值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稀土业向高端找钱 深加工艰难转型
 
作者:办内信息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点击数:3863 更新时间:2012-6-7 7:59:03

    自3月中旬以来稀土价格又续升势,钕铁硼核心材料金属镨钕价格目前已升至58.5万元/吨,氧化镨钕也从36万元/吨升至46万元/吨,涨幅接近30%。稀土价格的触底反弹,令市场对稀土开采和加工企业二季度的业绩颇为乐观。 然而,企业盈利的好转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国内稀土开采和加工企业的盈利多依赖于稀土价格的上扬,而缺乏价格波动以外的持续盈利能力。 

  当前稀土产业链上的大量利润被截留在国外拥有高端技术的企业手里。面对着成本上涨与利润空间逼仄的双重压力,国内稀土开采企业和粗加工企业开始“被迫”向深加工领域转型。 

  去年7月,由中国铝业公司、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和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在南宁揭牌成立,其使命就是要按照全产业链的要求,在广西做稀土的下游产品。随后,中铝公司旗下的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宣布和苏威集团旗下的罗地亚经营管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罗地亚的稀土事业部致力于基于稀土元素的先进应用材料产品的开发和制造。这是中铝公司在布局稀土领域后对稀土产业链延伸的重要举措。 

  去年年底,五矿稀土启动江华产业项目的建设。按照项目规划,在2013年12月底前,将投资20.8亿元开发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链;2013年以后,再适时增加新的稀土应用深加工项目,精心打造百亿稀土产业园。 

  今年1月,广晟有色披露公司拟加码稀土深加工的计划。公司拟与北京生威稀土新材料公司和大余县鑫河工贸公司合作,共同设立广晟智威稀土新材料公司,以弥补公司在稀土深加工领域较弱这一短板。 

  但是,大企业的带头,并不能掩饰我国稀土深加工行业技术落后、研发能力不强的硬伤。

  中国五矿集团总裁助理王炯辉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我们都是卖原材料,不注重后端应用。1元钱的稀土原料,我们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就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 

  王炯辉的话反映出目前国内稀土深加工产业与国际同行间的巨大差距,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稀土行业仍处在主要依靠出售资源来盈利的现状。与汽车工业、新能源工业等领域相似,国内大量的稀土企业仅掌握一些中低端的技术,而高端的核心技术被国外所垄断。 

  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目前国内稀土行业的现状:中国稀土原矿的开采技术可以说是一流的,分离技术也是一流的,但终端应用产品的核心技术却几乎全部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我们起步得太晚了。”慈溪市正大磁材有限公司负责人陆琪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有一些技术即使中国研究出来,但这些技术早已被国外的公司注册了专利,我们的技术也不能得到广泛应用。”以发光材料为例,全世界有2480多项发光材料的专利发明,而中国的专利发明不足1%。 

  国外企业拥有高端的技术,自然会对国内企业设置技术壁垒。“一些稀土深加工所需的高端设备的价格非常高,国内企业很难有能力负担。国际上拥有稀土深加工尖端技术的企业都不会把这些设备卖给中国企业,他们非常害怕中国企业掌握这些尖端技术。”陆琪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据其介绍,目前国内稀土企业使用的设备多较为陈旧,深加工企业的加工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端的水平上。“国内稀土深加工水平的确与国外的企业有很大的差距,即使是一些企业拥有了高端的技术,往往也不能得到国际买家的信任,他们可能更信任经验丰富的日本企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通信地址:甘肃省白银市42支局  邮政编码:730922  公司网址:http://www.huangchaogeju.com  电子信箱:re@huangchaogeju.com  
电话:86-0943-8822618(综合办公室)   传真: 86-0943-8822883 8821992 
版权所有 尊龙手机版官网股份有限公司    陇ICP备69330698号-5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127号
尊龙手机版官网